杨长懿:你在世界遇见了谁?(一)

杨长懿-你在世界遇见了谁?(一)

文:杨长懿
关键词:心理分析思维方式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入门

什么是美?什么是丑?什么是好?什么是坏?什么是对?什么是错?

禅宗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,当年六祖惠能大师从五祖弘忍门下得到传承之后,到了广州法性寺,见到两位和尚对著寺前的旗子在争论,一个和尚说:“你看旗子在动。”另一个说:“是风在动。”于是两个和尚相互争论不休,后来惠能说:“既不是风在动,也不是旗子在动,是仁者心在动。”一语点破。

哪什么是“仁者心在动?”

相信看过往期文章的朋友们,在了解什么是因果复合等同后,或许心中对此会有答案。(往期文章:《从买鞋到了解心理学》、《什么,吵架也能学习心理学!?》)

一天,这个人说这件事情这么做是正确的,是美的;另一个人说这件事情这么做是正确的,是美的。他们是如何得出的结论?

其实,这一切人、事、物的是非、对错、好坏、都基于一套东西或标准来判断,这个东西叫“信念、价值观”,通俗点说它是我们过往成长经验积累总结后得出的观点,我们因为有这套东西的存在而得以生存和发展,我们也因为有这套东西的存在而存在自我的盲点和弊端。

例一:给人帮助就是助人为乐(信念、价值观),但给一些不需要帮助的人帮助,那是否助人为乐呢?

助人为乐是好事,但不一定是在每时每刻,在有人需要帮助时才会为乐,他人不需要帮助时,那只不过是你以为为乐,可别人却不乐。

例二:听父母的话才是孝敬父母(信念、价值观),哪父母叫你去打架、去骂人、去偷东西,这也是听父母的话啊,这算孝敬父母吗?

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说,不不不,这不算!所以凡事没有绝对,人的想法也一样。

其实,我们的信念、价值观有时就像筷子,筷子在恰当的时候(环境、时间)拿出来用即可,例如:在吃饭的时候。

在不需要用筷子时我们还可以选择放下,例如:在吃牛扒喝红酒的时候。

筷子是我们人生当中众多的工具之一,它的目的只是协助我们达成我们想要的效果(吃饭),而不是偏执的不肯放下,有时在没筷子吃饭时,我们还可以看看是否有勺子、叉子或其它的替代物,毕竟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拿什么,而是如何可以吃到饭。

这样,我们的人生便多了一份选择、多了一份灵活

你在世界遇见了谁?

你,是否一叶障目受你习得的“信念、价值观”的苦?

你,可曾想过?所有一切人、事、物都是完美的,不完美的是你自己的观点,因为它没有符合你过于偏执的“信念、价值观”,小心别让不完美的“信念、价值观”毁了你当下的生活!

 

转运心理学 杨长懿
杨长懿
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

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心语,分享他平凡世界里的爱恨情仇,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,和他所知所用的心理学。

相关文章

扫码关注

contac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