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心写写聊心理成长,线上心理咨询案例分享56
一位来找我咨询的朋友,亲密关系出了问题,她之前离过一次婚,现在是第2段关系,在这2段关系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她嫌弃对方对她不够好。
这个里面发生了什么呢?我直接长话短说。
她是家里的老四,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,她从小就被父亲把她当成掌上明珠一样捧着、宠着,一个女儿被父亲疼爱本来是一件好事情,但是,如果过度了,就不一定是美好的事情了。
简单打个比方,你就容易明白了。
如果一个人,家里父母做饭菜的水平很好,各种菜都做的很美味,那么这个人再去吃别人家里做的饭菜大概率可能会不习惯,因为Ta会感觉到味道没那么好,这就像是你吃了糖之后,再去吃水果,你会感觉水果没那么甜,没有那么好吃。
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关系的理解和最早的亲密关系经验模型,来源于,自已在生活中与父母互动后所习得的经验。
这位来咨询的朋友,由于早年被父亲保护和宠爱着太好了,于是这便成为了她未来关系相处的冲突点,有一天她恋爱了,被男友照顾的很好,给到了足够多的空间、允许和关注,于是他们结婚了,但是结婚后呢,但凡她的另一半对她不够好,她就会受不了,她会感受不到爱与关注,她就会在家里有要求、有期待,会吵架,最后如果对方一直给不到她想要的,她就会主动要求离婚,因为她没有感受到被爱。
其实,不是对方没有给到她关注和爱,“而是她感觉不到”。
看我文章的朋友,现在你能意识到一些什么吗?
所以,她会在2段关系中,都会无意识的说对方对自已不够好,她的潜意识里面会自动匹配早年父亲对她“各种好的标准”,接着她会发现对方做的很差劲,然后在关系中与对方发生冲突和争吵。
其实我们每个人,都有属于自已独有的原生家庭,每个家庭的风格和方式都不一样,我们都有着自已需要成长的部分,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。
所以,如果她希望自已未来的关系越来越幸福,她需要自我成长,于是我给了她2个建议。
一、在关系中,许多时候不是单讲对与错、做与没做,而是要有“容错感”。
二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换位思考,想想如果我是他,我期待对方如何对我呢?
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,想要深入人性底层潜意识层面探索内心,改变自已,走向幸福快乐的人生吗?欢迎来参加我的《观心转运》一个知识+体验+每周私教课陪伴你成长的实用心理学课程。
报名后发支付截图给我,加我微信:YangCY
备注:观心转运
